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介绍
一、专业概述
1.
专业名称: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
所属院系: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
所属专业大类及专业门类:装备制造大类、自动化类
所属学科领域:
2.
专业历程与特色:
为适应科技发展、技术进步对行业生产、建设、管理、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,顺应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需要,对接先进制造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,对接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下工业网络集成、标识解析集成、平台应用、工业数据采集、安全防护实施等岗位(群)的新要求,不断满足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,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遵循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.
本专业是2021年新增入教育部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》的新兴专业。本专业紧跟汽车产业的转型步调,立足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,对接“中国制造2025”、“工业4.0”两大战略急需的人才需求,培养适应工业互联网产业潮流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3.
培养目标与毕业生核心能力:
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职业道德、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,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;适应自动化技术发展需要,立足“中国制造2025”和“工业4.0”两大战略及重庆市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;以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为指导,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,建设“产业链+数据链+教育链”的产教融合体系,建设完成“ 1 个核 心、2 大重点、3 项融合、4 大领域、5 种技能、6 位一体”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群。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链,紧随工业4.0领域相关前沿新技术,掌握自动化控制技术,具有工业网络应用、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开发,数字孪生、系统测试等能力,围绕计算机应用技术、工业互联网应用、物联网应用技术、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领域,培育具备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数字化管理、智能制造、数字经济等复合型创新型高技术技能人才。
二、课程设置
专业基础课:电工基础、电气制图及CAD、电子技术及应用、计算机网络技术、数据库技术、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
专业核心课:传感器技术、PLC应用技术、工业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、人机界面与组态监考技术、工业互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、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专业核心课
实践环节展示: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,如实验、实训、实习等。
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综合实训室:占地总面积约2000㎡,实训工位400余个,实训设备达200余台,总价值5000余万元,满足学生工业机器人技术、工业数据采集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专业课程。此外,还能物联网安装与调试员、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和操作员技能提升培训。
三、专业特色与优势
独特之处:
本专业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岗位能力需求,以培养工业互联网方向创新型、复合型、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,建立德技双修育人机制,采用“产教学赛研创"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,积极开展职业资格等级培训,落实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,深化校企合作,产教融合,有效地服务区域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升级改造。
我校现有校内先进制造实训基地2000余平方米,校内智能制造实训室占地1000平方米,实训设备总值近1000余万元,可同时供160人的同时开展实训。图书馆电子藏书1024GB,纸质藏书90余万册。与施耐德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,构建校外实习基地,签有共建合作协议,就学生实习实训、教师教学、教师培训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。其中,我校与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共建“公鱼砼产业学院”,共同打造公鱼互联云平台,该平台以“工业互联网统一标识+云平台”为载体,让混凝土行业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流程再造,推出无人值守智能收货系统、施工现场云监控系统、混凝土数字工厂系统等10余项信息化系统,既可单独应用,也可组合形成解决方案,为我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提供有利支撑,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。此外还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。
学术成果:
(1)教研成果
团队积极进行产学研工作,近年来,团队成员完成省级教研教改项目2项,公开发表教研论文10多篇,在研教研课题4项。教学团队非常重视,将科研成果和工程实例引入教学并写入教材中,近年来在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3部。本专业教学团队本专业成立以来,积极参加课程建设,在建成4个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。
教学团队非常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办学。本专业从建立开始,就深入推动产教融合,并与施耐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办学。目前,合作完成教学实训室建设。教学团队指导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,获奖10余项。
(2)科研成果
团队成员在教书育人的同时,积极跟踪前沿动态,开展科学研究。发表论文多篇,其中sci、ei会议期刊论文多篇。目前,承担的省级项目3项;校企合作项目4项。
本教学团队将紧紧抓住机遇,同心同德,不断开拓创新,改革实践,力争打造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、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、专兼结合、“双师”素质突出的教学团队,力争打造成一支培养工业互联网应用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,服务地方经济的示范性教学团队。.
校企合作:
四、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
就业市场分析:
2022年3月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,培育壮大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,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。
根据教育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《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》,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为750万人,到2025年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。这既是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,也是专业建设要面临的挑战,更是专业服务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!
职业发展路径:
初始就业岗位:工业网络设备安装调试技术员、工业网络系统集成设计与运行维护技术员。
发展就业岗位:工业网络设备安装调试工程师、工业网络系统集成设计与运行维护工程师。
相关就业岗位:自动生产线运维工程师、物联网系统运维工程师。
五、学生风采与荣誉
学生活动展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