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产教融合,构建高质量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,我校与双福恒大幼儿园于6月开启教育实践合作项目。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,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搭建优质实践平台,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幼师人才。
公共事业管理学院院长蒋倩全程统筹协调,提供资源保障,强调要“将课堂延伸到真实教育场景,锻造学生专业硬实力”。在王琳、王丹、张雨诗等教师团队的接力指导下,公共事业管理学院学生历经半月磨课研课,最终打造出系列精品艺术活动,实现从理论学习到一线实践的跨越式成长。
教师全程护航,学生创意落地
项目筹备阶段,王琳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幼儿发展需求,结合季节与儿童兴趣,从《糖果雨》的色彩想象、《会变的圆》的形态创意,到《西瓜扇子》的手工实践、《小手变变变》的指印艺术,精心设计六大主题课程。王丹、张雨诗两位指导教师化身“细节导师”,组织学生反复试讲、修改教案,确保活动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。


双线实践锤炼,能力多维提升
6月13日,学生们首次进驻幼儿园各班级。小班课堂中,《吹泡泡》科学探索引发阵阵欢呼,孩子们通过实验发现“封闭小孔吹出圆泡泡”的奥秘;中班幼儿用圆形卡纸拼贴出层层西瓜扇,体验手部精细动作的成就感;大班孩子则跟随音乐指令玩起《泡泡糖》合作游戏,在“粘手粘脚”的欢笑中提升空间协调能力。
6月16日至17日,实践再升级。在张彦文、彭艳秋老师的带领下,学生协助幼儿园开展期末扎染主题活动。从布料捆扎、染色到后期布展,学生全程主导流程设计。期间王琳老师亲自运送补充材料支援现场,师生协力将百余件充满创意的扎染作品布置成梦幻艺术长廊,赢得园方高度赞誉。

创新合作模式,搭建实践育人平台
本次合作是学校“产教融合”的生动诠释。蒋倩表示:“我们致力于打通高校与幼儿园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让教师把论文写在一线,让学生用实战检验真知。”双福恒大幼儿园刘娟园长评价:“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活动,更是前沿教育理念。他们设计的《糖果雨》绘画创作与《手指变变变》等课程,极大激发了孩子的艺术表达欲望。”

未来,双方将持续拓展合作领域,丰富合作形式,共同探索校·园协同育人的新路径,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